一、中心介绍
城市碳中和研究中心聚焦我国实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积极开展目标和问题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城市碳中和国家重要研究机构,为落实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城市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实践基地。
二、研究方向
(1)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监测
开展我国省级、地市以及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工作,根据不同城市等级、不同城市类型,构建我国城市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库。开展空天地一体化城市碳排放监测研究,构建多维碳排放大数据平台,研究城市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为我国城市碳中和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城市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
针对与城市碳中和密切相关的新能源与储能、生物质利用、固废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城市生态治理与修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的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评估各种关键技术的经济-生态-社会成本与效益。
(3)城市碳中和规划与工程
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形态、关键行业、主流技术和碳减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分析模型,探索区域协同、环境协同的碳减排路径,进而识别城市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关键工程,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最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4)城市碳中和管理与政策
重点聚焦全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碳排放与能源安全等领域,探索与城市碳中和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建设需求,研究碳排放监管与考核体系,制定城市碳中和相关标准,提出城市碳中和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为我国城市碳中和的政策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三、研究基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从2008年开始长期从事低碳城市相关研究,构建了“排放机理-关键技术-规划管理-政策措施”完整研究链条,在城市碳达峰与碳中和相关研究中具有雄厚的理论积累以及丰富的地方实践经验。在城市碳中和研究方面主要优势如下:(1)实践经验丰富。研究所承担了包括福建省、安徽省、山西省、内蒙古等多个省级低碳课题,以及福建厦门市和漳州市、广东东莞市、安徽黄山市、云南省丽江市等市级低碳发展与碳达峰规划方案编制,具有丰富的低碳研究经验。(2)理论积累雄厚。研究所大量承担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含气候中心)、国家发改委(含能源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部门委托的低碳相关课题研究,发表相关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一系列相关专著和国家标准,积累了雄厚的理论基础。(3)国际合作广泛。研究所在低碳研究方面与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具有广泛国际合作网络。
林剑艺研究员为城市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高兵副研究员、谢佳芳副研究员为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