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招聘启事03-06
      • 相约鹭岛,“城”就未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度招聘启事03-05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女生节活动03-12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届夏季国科大学籍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05
      • 城市环境所召开2024年度辅导员工作汇报交流会02-20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辅导员及学生干部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02-19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公告02-24
      • 城市环境所2025年秋季“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综合考核日程安排02-08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部署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 城市所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纪委(扩大)会议03-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女工委开展2025年“科苑女性活动月”系列活动03-14
      • 城市环境所开展“雨露育青苗”助学帮扶活动01-27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领域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队伍研究员
  • 研究员
    叶红 女
    职  称: 研究员
    电  话: +86-592-6190653
    电子邮件: hye@iue.ac.cn
    邮政编码: 361021
    通讯地址: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简  历

        叶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7年至今就职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访问学者。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SURE CHINA)理事。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福建省科技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宁波市科技计划、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资助等各级项目60余项。已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Energy and building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climat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Ecological Indicator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10项。为Energy Polic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Atmosphere Research 等SCI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城市形态、功能、代谢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Hong Ye, Qun Ren, Longyu Shi, Jinchao Song, Xinyue Hu, Xinhu Li, Guoqin Zhang, Tao Lin*, Xiongzhi Xue*. The role of clima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icroclimate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office buildings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71, 911-916.
    2. Hong Ye*, Qun Ren, Xinyue Hu, Tao Lin, Longyu Shi, Guoqin Zhang, Xinhu Li. Modeling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from office buildings using 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18, 129, 168-174.
    3. Hong Ye*, Caige Sun, Kai Wang, Guoqin Zhang, Tao Lin, Han Yan. The role of urban function on road soil respiration responses.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85, 271-275.
    4. Hong Ye, Qun Ren, Xinyue Hu, Tao Lin*, Lilai Xu, Xinhu Li, Guoqin Zhang, Longyu Shi, Bing Pan. Low-carbon behavior approaches for reducing direct carbon emissions: Household energy use in a coastal cit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41, 128-136.
    5. Ye Hong*, Hu Xinyue, Ren Qun, Lin Tao, Li Xinhu, Zhang Guoqin*, Shi Longyu. Effect of urban micro-climatic regulation ability on public building energy usage carbon emission.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7, 154, 553-559.
    6. Caige Sun, Tao Lin, Qianjun Zhao, Xinhu Li, Hong Ye, Guoqin Zhang, Xiaofang Liu, Yu Zhao.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a long-term compact urbanization process—A case study 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7,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7.09.043
    7. Tao Lin, Jin Wang, Xuemei Bai, Guoqin Zhang, Xinhu Li, Rubing Ge, Hong Ye*. Quantififying and managing food-sources nutrient metabolism in Chinese citie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6, 94:388-395.
    8. Tao Lin, Caige Sun, Xinhu Li, Qianjun Zhao, Guoqin Zhang, Rubing Ge, Hong Ye, Ning Huang, Kai Yin.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ity,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6, 46, 22-30.
    9. Jilai Liu,Xinhu Li, Tao Lin, Long Dai, Guoqin Zhang, ChaoSheng Zhang, Hong Ye, Vee Gibson, QianJun Zhao. Spatial analysis of gastric cancer morbidity in region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hina,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2016,30(2): 713-723.
    10. Hong Ye*, XiaoYan He, Yu Song, Xinhu Li, Guoqin Zhang, Tao Lin, Lishan Xiao.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The challenges of compactnes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5, 93: 90-98.
    11. Han Zhang, Miaomiao Du, Hongyou Jiang, Dandan Zhang, Lifeng Lin, Hong Ye, Xian Zhang. Occurrenc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of antibiotic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Jiulong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and Impacts,2015,17, 225-234.
    12. Hong Ye*, Quanyi Qiu, Guoqing Zhang, Tao Lin, Xinhu Li.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n urban household energy usage carbon emissions.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3, 65: 113-118.
    13. Yong Liu*, Hong Ye*. The dynamic study on firm’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infuencing factors: an adaptive agent-based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7: 278-287.
    14. Kai Wang, Hong Ye, Feng Chen. Urbanization effect on th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different roles under solar dimming and brightening. Journal of Climate, 2012, 25: 1022-1027.
    15. Yongzhu Xiong, Shaopeng Huang, Feng Chen, Hong Ye, Cuiping Wang, hangbai Zhu. The Impact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A Remote Sensing Study of Guangzhou, South China. Remote Sensing, 2012, 4(7), 2033-2056.
    16. Hong Ye, Kai Wang, Xiaofeng Zhao*, Feng Chen, Xuanqi Li, Lingyang Pa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urban household operational energy usage.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1):147-152.
    17. Hong Ye, Kai Wang, Feng Chen, XuanQi Li, LingYang Pan, Xiaofeng Zhao.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urban household energy usage.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 147-152
    18. Hong Ye, Kai Wang, Shaopeng Huang, Feng Chen, Yongzhu Xiong, Xiaofeng Zhao.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summer habitat comfort - A case study of three coastal cities in south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0, 17, 4: 317-323.
    19. Xiaofeng Zhao, Jucong Huang,Hong Ye*, Kai Wang, Quanyi Qiu.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Urban Heat Island of a Coastal Cit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0, 17, 4: 311-316.
    20. Xiangyu Li, Feng Chen, Hong Ye, Yongzhu Xiong, Kai Wang, Lingyang Pan, Longyu Shi. Trends of maximum, minimum, and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urbanization in Xiame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0, 17, 4: 299-303.
    21. 胡馨月,叶红*,宋金超,吝涛,李新虎,张国钦.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7,37(2)429-435.
    22. 肖黎姗,余兆武,叶红,张国钦,郭青海.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业经济聚集耦合分析,地理学报,2015, 4 (70): 615-624.
    23. 宋金超、李新虎、吝涛,张国钦,叶红,何晓燕,葛汝冰.基于夜晚灯光数据和Google earth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 地理信息科学学报,2015, 6(17):750-756.
    24. 叶红, 潘玲阳, 陈峰, 汪凯, 黄少鹏.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岛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10, 30(14):3802-3811.
    25. 汪凯,叶红, 唐力娜, 陈锋, 熊永柱, 李祥余.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其指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6): 417-423.
    26. 汪凯, 叶红,陈峰,熊永柱,李祥余,唐立娜. 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5): 1119-1124.
    27. 潘玲阳, 叶红, 黄少鹏, 李国学, 张红玉.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9):116-124.
    28. 李祥余, 黄少鹏, 叶红, 熊永柱, 陈峰,汪凯,潘玲阳. 厦门站气温非均一性订正及其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地理科学, 2010, 30(5): 796-801.
    29. 陈峰, 熊永柱, 黄少鹏, 叶红. 大气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对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的误差分析.国土资源遥感, 2010, (2): 35-40.
    30. 叶红, 黄静, 崔胜辉.半城市化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关系分析.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1346-1350. 31. 叶红, 黎慧娟. 城市土壤碳循环特征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3):1134-1138.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研究经费)

    1. 城市立体空间紧凑型对办公建筑能耗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主持,国家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01—2021.12
    2. 长三角城市群多尺度生态网络设计关键技术,主持,国家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07—2020.06
    3. 耦合社会人文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驱动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4.12
    4. 闽台产业技术对接过程中台商投资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厦门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为例,主持,省级(福建省科技计划),2013.07—2014.12
    5. 宁波市生态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策略研究,主持,市地级(宁波市科技计划),2013.03—2014.12
    6. 厦门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主持,其他级,2015-05—2018-12
    7. 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研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18.01—2019.01
    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持,其他级,2008.05—2019.12
    9. 厦门市同安区工业园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主持,其他级,2017.09—2018.12
    10. 厦门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主持,其他级,2012.12—2015.12
    11. 厦门工业企业基本信息系统,主持,其他级,2014.12—2017.12
    12. 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主持,其他级,2011.09—2014.09
    13. 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主持,其他级,2011.06—2013.06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