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队伍研究员
  • 研究员
    郑煜铭 男
    职  称: 研究员
    电  话: +86-592-6190785
    电子邮件: ymzheng@iue.ac.cn
    邮政编码: 361021
    通讯地址: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简  历

    郑煜铭,男,博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现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厦门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导等。2001年和2006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和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到城市环境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污染防治功能材料、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等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培育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等20余项。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授权专利40多项,参编著5部,参与编制国家、团体标准3项。

    多项科技成果得到产业化应用:研制的纳米纤维产品入选工信部“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产品”;研制的空气净化器为“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选用产品”;研发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在全国40多家燃煤电厂得到应用。以第一完成人,曾获中国侨届贡献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和厦门市专利奖各1项。

    社会任职:

    厦门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资源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厦门市环境科学学会 副理事长

    厦门市新侨人才联谊会 共同理事长

     

    研究领域

    纳米纤维等纳米结构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空气细颗粒物过滤膜与水处理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高效吸附与催化材料研制,高盐废水处置与零排放技术研发等。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1. 厦门市专利奖,2023年
    2.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九届侨界贡献奖,2022年
    3. 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22年
    4.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22年
    5.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首届“身边优秀榜样”先进工作者,2019年
    6. 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19年

     

    代表论著

    1. Yan Li, Lu-Bin Zhong*, Qi-Jun Zhang, Chao-Yang Guo, Bu-Qing He, Mohammad Younas, Yu-Ming Zheng**, Highly breathable and durable waterproof polyimide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embrane for potential reus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J Membr. Sci. 693 (2024) 122354.

    2. Yuan Pan, Sheng-Song Yu, Zhi-Chao Xiao, Yuan Min, Tian Tian, Yu-Ming Zheng*, Quan-Bao Zhao, Zhi-Hua Yuan, Han-Qing Yu*, Re-evalu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dehydrogenase activity tests in assessing microbial activit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Water Res. 246 (2023) 120737.

    3. Jian Zhang, Jia-Fang Xie, Jia-Cheng E. Yang, Ding Li, Lu-Bin Zhong, Yu-Ming Zheng*, Ultra-fast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 by the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using a Co/Al-LDH decorated magnetic hydrochar: Structural design,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Chem. Eng. J. 477 (2023) 146961.

    4. Lu-Bin Zhong, Shu-Jue Chen, Xu Hou, Qi-Jun Zhang, Chao-Yang Guo and Yu-Ming Zheng*, Salt-resistant carbon aerogel with hierarchical interconnected channels for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solar evaporation of hypersaline water, Sci. China Mater. 66 (2023) 3300-3309.

    5. Jiang-Ping Chen, Chao-Yang Guo, Qi-Jun Zhang, Xiao-Qiong Wu, Lu-Bin Zhong**, Yu-Ming Zheng*, Preparation of transparent, amphiphobic and recyclable electrospun window screen air filter for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matters capture, J. Membr. Sci. 675 (2023) 121545.

    6. Yusof A. Y. A. Mohammed, A.M. Abdel-Mohsen, Qi-Jun Zhang, Mohammad Younas, Lu-Bin Zhong, Jia-Cheng E. Yang, Yu-Ming Zheng*, Facile synthesis of ZIF-8 incorporated electrospun PAN/PEI nanofibrous composite membrane for efficient Cr(VI) adsorption from water, Chem. Eng. J. 461 (2023) 141972.

    7. Su-Mei Zheng, Bing Li, Zhi-Hua Yuan, Jia-Cheng E. Yang, Jian Zhang, Lu-Bin Zhong, Yu-Ming Zheng*, Zinc oxide nanosheet decorated self-supporting hierarchical porous wood carbon electrode for efficient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defluorination, Sep. Purif. Technol. 317 (2023) 123830.

    8. Su-Mei Zheng, Zhi-Hua Yuan, Dionysios D. Dionysiou, Lu-Bin Zhong, Fei Zhao, Jia-Cheng E. Yang*, Yu-Ming Zheng*, Silkworm cocoon waste-derived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as robust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capacitive desalination, Chem. Eng. J. 458 (2023) 141471.

    9. Jian Zhang, Siyan Zhan, Lu-Bin Zhong, Ximo Wang, Zumin Qiu*,Yu-Ming Zheng*,Adsorption of typical natural organic matter on microplastics in aqueous solution: Kinetics, isotherm, influ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J. Hazard. Mater.443 (2023) 130130.

    10. Bing Li, Xiao-Xue Ke, Lu-Bin Zhong, Ren-Xiang Wu, Zhi-Hua Yuan, Jia-Jun Fan, Yu-Ming Zheng*, Super-hydrophilic nanofiber substrate supported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with less polyamide layer defects by polydopamine-graphene oxide modification for high salinity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J. Membr. Sci. 659 (2022) 120767.

    11. Shuai Dou, Xiao-Xue Ke, Lu-Bin Zhong, Jia-Jun Fan, J. Paul Chen, Yu-Ming Zheng*, Novel ultraporous polyimide-based hollow carbon nanofiber mat: Its polymer-blend electrospinning preparation strategy and efficient dynamic adsorption for ciprofloxacin removal, Sep. Purif. Technol. 295 (2022) 121341.

    12. Bing Li, Xiao-Xue Ke, Zhi-Hua Yuan, Lu-Bin Zhong, Quan-Bao Zhao, Yu-Ming Zheng*,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spun thin-film composite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by tailoring polyamide active layer with polydopamine interlayer for desulfulrization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Desalination 534 (2022) 115781.

    13. Ting-Ting Hu, Fang Liu, Shuai Dou, Lu-Bin Zhong, Xuan Cheng, Zai-Dong Shao*,Yu-Ming Zheng*,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trace gaseous ammonia from air by a sulfonic acid-modified silica xeroge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Chem. Eng. J.443 (2022) 136357.

    14. Jiang-Ping Chen, Sheng-Chieh Chen, Xiao-Qiong Wu, Xiao-Xue Ke, Ren-Xiang Wu, Yu-Ming Zheng*, Multilevel structured TPU PS PA-6 composite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cyairborne particles capture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insights, J. Membr. Sci. 633 (2021) 119392.

    15. Xiao-Qiong Wu,Xing Wu,Ting-Yu Wang,Lihua Zhao,Yen Bach Truong,Derrick Ng,Yu-Ming Zheng*,Zongli Xie*, Omniphobic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 membrane via vapor deposition for enhanced anti-wetting property in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Membr. Sci. 606 (2020) 118075.

    16. Xiao-Qiong Wu, Zai-Dong Shao, Qing Liu, Zongli Xie, Fei Zhao, Yu-Ming Zheng*, Flexible and porous TiO2/SiO2/carbon composite electrospun nanofiber mat with enhanced interfacialcharge separation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553 (2019) 156-166. 

    17. Ying-Zheng Lin, Lu-Bin Zhong, Shuai Dou, Zai-Dong Shao, Qing Liu, Yu-Ming Zheng*, Facile synthesis of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aerogels for high efficiency oils absorption, Environ. Int. 128 (2019) 37-45.

    18. Yi-Ping Chen, Li-Ming Yang, J. Paul Chen, Yu-Ming Zheng*, Electrospun spongy zero-valent iron as excellent electro-Fenton catalyst for enhanced sulfathiazole removal by a combination of adsorp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J. Hazard. Mater. 371 (2019) 576-585.

    19. Zai-Dong Shao, Xuan Cheng, Yu-Ming Zheng*, Facile co-precursor sol-gel synthesis of a novel amine-modified silica aerogel for high efficiency carbon dioxide capture,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530 (2018) 412-423.

    20. Lu-Bin Zhong, Qing Liu, Peng Wu, Qi-Feng Niu, Huan Zhang, Yu-Ming Zheng*, Facile On-site Aqueous Pollutant Monitoring Using a Flexible, Ultra-light and Robust SERS Substrate: Interface Self-Assembly of Au@Ag Nanocubes on Polyvinyl Chloride Template, Environ. Sci. Technol. 52 (2018) 5812-5820.

    授权专利:

    1.郑煜铭;周园园;邵再东;一种静电纺缺陷态TiO2/Fe3O4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21 1 0361006.1;

    2. 郑煜铭;柯小雪;邵再东;一种纳米纤维正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22 1 0143802.2;

    3. 郑煜铭;豆帅;邵再东;一种聚酰亚胺基多孔碳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号:ZL 2022 1 0143803.7;

    4. 郑煜铭;陈一萍;钟鹭斌;一种吸附增强电Fenton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20 1 0493506.6;

    5. 郑煜铭;王停宇;邵再东;一种气凝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号:ZL 202010634595.1;

    6. 郑煜铭;林英正;钟鹭斌;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810915895.X;

    7. 郑煜铭;吴小琼;邵再东;一种柔性氧化钛/氧化硅/碳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7 1 0584914.0;

    8. 郑煜铭;邵再东;吴小琼;一种胺基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吸附应用,发明专利号:ZL 2017 1 0584759.2;

    9. 郑煜铭;赵飞;苑志华;钟鹭斌;一种实现连续淡化产水的多腔室电吸附脱盐技术与装置,发明专利号:ZL 2016 1 0283373.3;

    10. 郑煜铭;吴仁香;陈澍;一种高效低阻复合纤维PM2.5过滤膜及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410108986.4;

    11. 郑煜铭;尹君;钟鹭斌;程晓夏;一种海胆状铁/锰二元纳米除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3 1 0685981.3;

    12. 郑煜铭;闽伶俐;钟鹭斌;一种铁/壳聚糖/聚氧化乙烯复合纳米纤维膜除砷材料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3 1 0538561.2;

    13. 郑煜铭;郑志烨;陈澍;王进兴;一种莲蓬电纺喷头,发明专利号:ZL 2014 1 0313751.9;

    14. 郑煜铭;钟鹭斌;尹君;具有柔韧性和透光性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3 1 0538059.1;

    15. 郑煜铭;王炳煌;苑志华;一体化高效混凝氧化澄清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023295561.9;

    16. 郑煜铭;钟鹭斌;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023120580.8;

    17. 郑煜铭;杨跃伞;苑志华;一种多级膜结晶综合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7 2 0259077.X;

    18. 郑煜铭;钟鹭斌;张欢;一种船舶尾气与压载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7 2 0311552.3;

    19. 郑煜铭;张欢;钟鹭斌;一种新型液相氧化吸收脱硝装置,专利号:ZL 2017 2 0313035.X;

    20. 郑煜铭;苑志华;陈诚;一种处理恶臭气体的一体化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 2 0530641.8;

    21. 郑煜铭;郑志烨;陈锐金;一种隔离送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420302627.8;

    22.郑煜铭;郑志烨;陈澍;一种加热烘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420233499.6。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研究经费)

     

    1.中国科学院-荷兰科研组织项目(322GJHZ2022035MI):基于前瞻性建模体系探索的可持续性污水管理框架研究,2024.01-2027.12,164万;(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22YFC3702804):室内空气质量调控节能降碳关键材料与规模制备,2022.10-2026.09,340万;(主持)

    3.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22Z028):半导体痕量气态分子污染物选择性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2022.01-2024.12,300万;(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639):面向页岩气采出水净化的超亲水-水下疏油纳米纤维自支撑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机制研究,2020.01-2023.12,70.6万;(主持)

    5. 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课题(XDPB1902):臭氧及其前体物关键控制技术与应用,2021.06-2022.05,363万;(主持)

    6. 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3502Z2019102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19.11-2022.10,478.8万;(主持)

    7.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项目(1021D201900163):利用渣水系统实现脱硫废水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2019.05-2020.10,433.72万;(主持)

    8. 盛发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项目:脱硫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2018.12-2021.11,196万;(主持)

    9. 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2018T3002):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2018.04.01-2021.03.31,60万;(主持)

    10. 中科同德(厦门)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空气净化技术委托研发服务,2017.01.31-2018.12.31,400万;(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525):高强度蓬松三维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的静电纺成型调控机制及其去除抗生素的机理研究,2016.01-2019.12,73.6万;(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000136):城市污水厂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催化处理新方法的研究,2016.01-2020.12,68.3/332万;(子课题负责人)

    13. 盛发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项目: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关键技术研究,2015.12-2018.11,150万;(主持)

    14. 厦门市“双百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水质净化技术与功能材料研究,2014.1-2016.12,50万;(主持)

    15.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4GQT60HJ30):船舶尾气与压载水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2014.12-2017.11,194万;(主持)

    16. 福建省贝思达环保投资有限公司项目:N95口罩用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及其量化生产设备研制,2013.10-2016.9,225万;(主持)

    17. 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项目:功能膜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污染控制技术,2013.01-2015.12,260万元。(主持)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