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他用一生践行“三牛精神”——追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创建人赵景柱

发布时间:2021-08-09

来源:【字号:

  

   赵景柱在所里忙碌。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供图 

  ■黄辛 

  无论是冬日严寒还是夏日酷暑,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园区的草丛和树林间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一手抓着杂草,一手拿着工具,干得热火朝天。

  大家都知道,这是老所长赵景柱在义务劳动。

  但现在,人们只能在回忆中找到这个身影了。8月4日,赵景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拓荒牛、孺子牛和老黄牛,他用一生践行了“三牛精神”。

  “从0到1”的“820精神” 

  2006年3月,从云南丽江挂职回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赵景柱,在京还没休息几天,就接到中科院党组通知,负责筹建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他欣然受命,经过四处奔波实地考察、调研、分析、论证,最终选址在厦门市杏林湾畔,开启了“从0到1”的艰苦筹建,这一干就是15年。

  2006年的杏林湾还是一片沼泽荒滩。在临时租用的旧房子里,赵景柱开始一笔一画地设计研究所建筑景观,擘画研究所未来发展蓝图。研究所园区的设计就是厦门市的微缩版,也是智慧城市、循环城市、无废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的综合实验体。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第一批建设者们经常谈起的“820精神”是指2008年8月20日,那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当天上午,为了督促加快基建建设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赵景柱决定按原计划时间,带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第一批人员“强行”入驻尚未建设完成的研究所园区,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空调、没有电梯、满是蚊子的艰苦条件下,冒着酷暑开始了科研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勉强栖身之地”,大家克服重重困难,造就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艰苦创业、迎难而上、忘我工作”的“820”奋斗精神和工作激情。

  所里的事在他心中重千斤 

  为汇聚四海贤才,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赵景柱的带领下,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广泛征集所训和所徽的设计。

  最后赵景柱亲自制定了“忠诚·尽责”所训,希望研究所每一个人对党和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国家的科技事业忠诚,对合作者真诚,永不忘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使命担当。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正式成立后,赵景柱不改工作第一的本色,为了更好地推动研究所建设和发展,担负起研究所领导干部和科学家双重责任。

  他坚持白天做行政管理工作,晚上进行科学研究,力求做到两不误。他也确实做到了,不仅带领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将研究所行政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作为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家,赵景柱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承担了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项目和中科院“美丽中国”先导专项等重大科研任务;开创了景感生态学研究,创新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作为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赵景柱舍小家,为大家。自建所以来,赵景柱一直住在研究所的单身公寓、办公室,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他无怨无悔,一心扑在研究所发展上。即使回北京出差,也是开完会、办完事就立即返回,甚至“舍不得”在家里多住一晚。研究所俨然成了他真正的“家”。

  赵景柱还把自己收藏的几千册书籍、几百个有关城市发展的老物件、几百件建所的旧物捐给了研究所。

  由于长期操劳,赵景柱身患多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与他一起见证了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诞生和成长。他经常忍着病痛在园区剪枝、修树。

  但是病魔还是击倒了这头老黄牛。癌症晚期,和病魔抗争近两个月,赵景柱就永远离开了他耕耘一辈子的热土。

  噩耗传来,有职工悲痛地说,“现在有些后悔,在所里遇见的时候没有跟老书记问候,问一句书记好,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

  诚如中科院院士朱永官所言,“赵景柱所长对于我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是杰出的生态学家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家,他为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他的一切!他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胸怀和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责任编辑:连建国)

关闭页面